PET塑钢打包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PET塑钢打包带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广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13:28:25 阅读: 来源:PET塑钢打包带厂家
广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广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一、广州港集装箱发展概况

1997年之前,广州港集装箱运输在运输市场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下,箱量年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直到1998年新港8、9号集装箱专用泊位才达到原来的20万箱设计能力。1999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7.7万箱,1997年~1999年,集装箱吞吐量平均每年增长24.5万箱,年均增长率达30.9%,增长势( 1 )每次实验前要把试样清算干净头迅猛。广州港集装箱发展近几年来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贸箱量及其增长大于外贸箱量。(2)外贸集装箱量增长缓慢,直航量很小,绝大部分的外贸箱是喂给香港。(3)装箱货类越来越广,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适箱货概念和范围。建材、粮食等货类装箱的出现,预示着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广阔前景。(4)集装箱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广州港生产结构和港区布局的调整。(5)集装箱的增长正逐步成为该港保持和发展亿吨大港的关键所在。

二、广州港集装箱发展的形势和趋势

广州港集装箱的发展目前只能属于起步阶段。2000年广州港实现亿吨大港后,对集装箱发展客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势更为迫切。

1.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出现分化的趋势

从世界集装箱发展的趋势看,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明显地显示出适度分散的布局趋势。而亚洲地区在各方面条件作用下,历史地形成了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的超级集装箱处理中心。有关专家认为,这种集装箱超级中心的发展将受到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容量的限制,必然地在客观上寻求新的分中心。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区域内,香港的集装箱枢纽地位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是不可取代的,深圳港已经形成了香港之外的一个新的集装箱干线港,广州港已在内贸集装箱运输方面率先走出了一步。未来的集装箱发展布局取决于市场的竞争和集疏运方式的变化。三角洲集装箱生成总量是巨大的,据预测,广东省外贸集装箱生成量2010年将达到1600万箱,2020年达到2000万箱,足以支持香港以外的两个500万箱左右的分中心。香港与深圳港的集装箱发展将受制于陆路集疏运和两地城市环境容量,这已从近五年来水路集疏运的发展看出端倪,尤其是香港的集装箱量不可能无休止地发展。市场的竞争将体现在国际大型船公司的洲际干线班轮的布点及其调整。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布局的未来趋势是:以香港为中心,深圳和广州港为分中心,通过陆路和水路共同发展的发达的集疏运系统相连结的,众多的珠江三角洲中小港口和陆地集装箱货运站(物流中心)为支点的布局。广州港发展的关键在于航道浚深、新沙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以及尽快实现与国际上著名的码头经营公司和大型船公司的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港靠近箱源生成地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2.港口集装箱运作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集约化水平较低,现代物流技术基本上尚未起步,基于INTERNET的集装箱运输信息服务水平低,EDI联系面和信息面都不能适应集装箱高速发展的需要。港口集装箱运作,通关条件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未来港口的内部操作,必然地要朝着物流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服务是国际航运企业发展的今年K展上大方向,港口经营也必须适应航运业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广州港地处物流量集中、交通体系发达,商业发达、中小企业多及分散、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中,具备了发展综合物流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广州港靠近箱源的生成地和消费地,部分本地箱源的集疏物流化将是广州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集疏运发展的趋势

珠江三角洲往来香港的集装箱,主要经陆路和水路运输来实现,近几年来集装箱集疏运方式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经水路运往香港的集装箱1995年约为170万箱,而1998年为240万箱,水路疏运比例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受到陆路交通流量的限制。目前,皇岗口岸每天的最大通关箱量只能是1.7~1.8万箱,而且已经造成深港大堵车。加之盐田港的发展,深圳城市交通——2014年5月的压力日益加大。因此,联系干线港与喂给港之间的三角洲水路集装箱运输将具有光明的前景。另一方面,由于集装箱装箱货类越来越广,随着未来公路对车辆轮压的限制,水路集疏运将进一步增长。

三、广州港集装箱发展的对策

虽然广州港具有发展成为集装箱分中心的未来趋势,但目前存在许多的不利因素。例如,海关问题、航线问题、航道水深不足问题、信息服务平台问题等等。针对上述分析存在的问题,近期广州港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作的步伐。利用新加坡港务集团方面的影响,开辟远洋干线班轮,缩短广州港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的时间进程;通过出让股份获得资金,用于新沙集装箱设备购置和老港机更新。

2尽快建设航道二期工程和新沙二期工程。从多次与新加坡港务集团方面人员的接触来看,对方比较关心海关通关条件、航道水深和航行条件等问题。因此,尽快完成航道二期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非常迫切。同时,码头设施的不足也将在未来几年中反映出来,需加快新沙二期工程建设。

3加快发展后方的物流业。如果不及时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在下一轮集装箱发展中又将处于被动的局面。

4信息平台建设。从海关反映的情况看,广州港与海关之间信息的连结是不令人满意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集装箱运输信息平台的建设,尽快为各方面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作者:陈万雄

信息来源:物流产业

江苏试验机
唐山西装定做
黄石工服定做